[電吉他技巧論]泛音(Harmonics)-理論篇 |
作者 小殺 轉載於http://www.protw.net/index.php/content/view/77/91.html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07/08/09, 週四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泛音是很多人相當頭痛的問題,因為他包含許多的技巧方式並且有一套邏輯公式,許多名吉他手包括Brad Delson 、Edward(或是Eddie這是外國人的暱稱) Van Helen 都是這種演奏方式的愛好者。 我把泛音的理論跟產生的技巧跟大家作一個概述,希望大家可以藉此更加認識泛音。 首先先了解最基本的十二平均律。樂理上,樂音音符可分為七個基本音"Do Re Me Fa Sol La Si",一般我們用美式符號記作"C D E F G A B"。我們可以把他們案順序一字排開,例:C D E F G A B C D E....,會產生一連串循環,週而復始的循環例如上列第一個C到第二個C我們稱之為一個八度。而上列的八度音內的基本音之間還可以再將其以半音細分為"C Db D Eb E F Gb G Ab A Bb B"一共12個音,我們稱這樣的等分法為"十二平均律"。 *泛音產生的理論為何!?
此表列出第3、4、5個八度音程中各個音符所對應之頻率,並以剛帶大家算出的A4頻率440赫次﹝Hertz﹞為標準,此為現行之樂音標準頻率,定於西元1939年倫敦國際會議。 *琴弦哪些位子會產生泛音!? 泛音會產生在基音到琴橋的長度的1/2、1/3、1/4、1/5…的地方。 第1/2的位置=第12琴格的位子,稱為基音的2倍音(請參考下圖),假設AC為弦長,弦波長=2L,在箭頭處的B點是基音到琴橋長度的中心,就是你施放2倍音泛音技巧的位置。你可以用左手的手指輕點該琴格並撥弦,或是直接撥弦後在該位置用手指迅速輕快的點下來產生泛音,而所有可以使用的泛音技巧將在接下來的幾篇為各位詳述。 而因為A到B相距12個琴格,等於相差12個半音,即為一個完整的八度音,以第五弦為例,第五弦空弦為La,第12格則為空弦基音的八度音。因此在第五弦的B點也就是第12格所得到的泛音即是高八度的La。
2倍音泛音:第12格。 *泛音的換算 假設我要知道第5弦的第5琴格作出的4倍音泛音會是什麼音!? 以4倍音為範例,4倍音泛音(如下圖1),D=第5格、B=12格、E=24格。 首先要找到他的基音,也就是第5弦的空弦音La,假設這個La的頻率是上面"樂音標準頻率表"中的A3,其頻率=220.0赫次﹝Hertz 或 Hz﹞。將手指緊壓在D點上時(如上圖2),弦波波長則由原本的AC=2L變為DC=3/4 X2L=6L/4。而 因為頻率與波長的反比關係,所以此時頻率則由 的 220 (Hz) 變為 220 (Hz) x 4/3 = 293.33 (Hz),也就是"樂音標準頻率表"中 D3 這個音的頻率。所以第5弦的第5琴格作出的4倍音泛音會是D,也就是Re啦~!!! |